在酷热的夏日,除了翻云覆雨的雨水、逐步升温的盛暑令人心烦意燥,蚊虫吸食也给人们带来许多烦恼,随之也会引发严峻的登革热疫情。
本年,新加坡爆发史上最严峻登革热疫情。2020年以来,新加坡累计陈述超1.4万例登革热病例,逝世16例。现在,针对这种盛行症,还未呈现有用的特效药或疫苗,防控该病毒还需从源头做起。
警觉!登革热离咱们并不远
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盛行症,首要经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达。有研讨标明,世界规模内已有128个国家曾陈述过登革热病例,超越39亿人有感染此类病毒的或许性,是全球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。从临床表现来看,登革热患者会呈现高热、头痛、肌肉和关节痛、皮疹、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削减等症状,严峻者则或许呈现出血或休克,乃至逝世。
自18世纪后半叶被发现以来,登革热盛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区域。直到2012年,登革热才正式被界说为最重要的蚊媒传达病毒性盛行症。我国初次登革热疫情呈现在1873年的厦门,随后在上海、浙江、福建区域经常盛行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登革热在我国“隐姓埋名”,但1978年广东佛山再次发生登革热爆发后,该病在我国一向连续盛行,病例散布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。
我国疾病防备操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现,2019年我国大陆登革热疫情局势较往年(2015-2018年)愈加严峻:我国大陆陈述登革热病例共22599例,发病率为1.63/10万,陈述病例数仅次于2014年的登革热大爆发。从病例散布规模来看,登革热陈述病例散布区域首要会集在云南省、广东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、福建省、重庆市和江西省等南部省区,共陈述19019例,占病例总数的84.16%;境外输入病例则相同首要散布于我国云南、广西及广东。可见,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两广,是我国登革热疫情的重灾区。
在我国,大部分区域为白纹伊蚊散布区,因而,白纹伊蚊也成为了我国登革热疫情的首要传达前言。而因为缺少特效的抗登革热病毒的药物及有用的疫苗,现在防备登革热的手法仍以操控传达前言白纹伊蚊,也便是灭蚊为主。因而,进步监测与捕捉白纹伊蚊的才能,关于我国防控登革热具有十分重要的含义。
新捕蚊利器——BG-trap诱捕器
白纹伊蚊,也便是咱们俗称的“花蚊子”,是一种亚洲本乡蚊种,因侵略美洲大陆形成一次严峻的医学昆虫事情,被称之为“亚洲虎蚊”(Asian tiger mosquito)。近年跟着气候变暖,以及它本身抗寒性的增强,使得白纹伊蚊可以在更多的区域生计。
为了捕蚊,人们曾创造各种东西,BG-trap便是其间一种。与其他捕蚊器不同的是,BG-trap诱捕器在运作进程中,模仿人体热对流下气味的散布,经过开释包含乳酸等成分的BG-Sweetscnet诱惑剂,可以在周围环境中模仿人体皮肤的气味,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起作用,从理论上显着进步蚊虫的抓捕作用。
有研讨标明,人体血液中的氨基酸和乳酸联合生成一种复合氨基酸混杂体,该物质与人体汗液中的胺联合可生成三甲胺,这类甲胺的气味有极强的诱蚊作用。此外,二氧化碳也是蚊子定向的气味源。
根据此,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捕蚊器,如光触媒灭蚊器,在运作时会经过模仿人体呼吸诱惑蚊虫,到达物理灭蚊的作用。但BG-trap诱捕器在这个基础上,不只添加了模仿人体皮肤气味的天然发出环节,还运用防水密封袋维护BG-Sweetscnet诱惑剂免受外界环境影响,确保了愈加安稳的蚊虫捕获率。
近来,宣布在《PLOS ONE》的一项研讨,介绍了2018年在我国浙江运用BG-trap诱捕器监测东西,捕捉白纹伊蚊成虫的作用。
从以往的研讨经历来看,监测幼虫密度是防控白纹伊蚊的首要手法,但在点评登革热病毒传达危险和监测成虫有用度方面的作用有限。而且,温度、湿度、降水等气候因子特征对蚊子的发育、生计、密度、产卵率等具有显着影响,与登革热疫情具有相关性。因而,为了找到更好的监测手法,此次研讨一起考虑了气候因子特征。
一般来说,传统的幼虫密度监测目标包含布雷图指数(Breteau index,BI,即每100户中存在幼虫的容器数量),房子指数(House index,HI,即每100户中存在幼虫的住户数),容器指数(Container index,CI,即每100个容器中存在幼虫的容器数量),这三项是点评一个区域伊蚊密度的重要目标。在本研讨中,相同运用这三个指数规范来调查气候要素与白纹伊蚊密度的联系。在充分考虑滞后效应的前提下,本研讨挑选在试验进行1-4周别离查验观测作用。研讨发现,白纹伊蚊密度与容器指数显着相关,而雌性白纹伊蚊密度与布雷图指数的相关性更高。归纳气候因子来看,温度是影响白纹伊蚊密度最首要的气候因子要素。
别的,从捕捉作用来看,在试验期间,BG-trap诱捕器共捕捉到680只成虫,其间白纹伊蚊占了绝大多数(586只,86.18%)。在所有的白纹伊蚊中,雌性为483只(82.42%),雄性为103只(17.58%)。根据以上成果,研讨人员判别,BG-trap诱捕器是一种有用的白纹伊蚊成虫诱捕器,且特别适用于雌蚊。
此前,不管是在试验室抑或郊野试验,都证明了BG-trap在捕获白纹伊蚊上作用显着。2017年在杭州进行的捕蚊作用研讨发现,试验期内,BG-trap诱蚊器法共捕获白纹伊蚊成蚊903只,捕获率显着高于同期运用的双层叠帐法(456只)。
由此,不少研讨人员认同,该技能在我国境内的运用远景十分宽广。但因为BG-trap监测设备价格昂贵且CO2获取的难易程度不同,因而现在更多的是用于登革热疫情等蚊媒盛行症的应急监测运用,而无法推行民用。
近年来,全球气候变暖,城市规模和人口的添加,蚊媒繁殖地和日子习性的改变,对蚊虫繁殖环境管理的疏忽,都是登革热盛行的重要影响要素。特别是在夏天,“花蚊子”可以说是无处不在,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较大的要挟。
因而,操控传染源和堵截传达途径,对登革热的防备极为重要。灭蚊是这个进程最要害的环节,咱们等待更多作用相似BG-trap诱捕器、但价格愈加亲民、操作愈加简单的捕蚊器的落地推行,从而使防备登革热不只仅停留在微观层面,还可以详细到每一个家庭之中。
参考文献
[1]刘起勇.我国登革热盛行新趋势、防控应战及战略剖析[J].我国前言生物学及操控杂志,2020,31(01):1-6.
[2]韦凌娅,孔庆鑫,王慧敏.双层叠帐法与BG-trap诱捕器法在登革热应急蚊媒监测中的捕蚊作用比较[J].我国前言生物学及操控杂志,2019,30(01):65-68.
[3]宋家慧,刘文斌,曹广文.登革热的盛行病学特征和防备措施[J].上海防备医学,2017,29(01):17-22.
[4]Wang J-N, Hou J, Zhong J-Y, Cao G-P, Yu Z-Y, Wu Y-Y, et al.(2020)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aditional larval indices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with the adult density of Aedes albopictus captured by BG-mosquito trap. PLoS ONE 15(6): e0234555. doi:10.1371/journal.pone.0234555
[5] Halstead S.Dengue[J].Lancet,2007,370:1644-1652.
——
出品:科普我国
制造:何柱威 健康学人
监制:我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